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盗墓(就那四大门派,摸金,搬山什么)
盗墓之事古来以有,追根溯源,自项盗秦后,历二十三朝,天下无不发之冢,世间朝代更替,穴地掘冢之辈多如牛虻,按其动机、手法、宗系区分,不外乎发丘、摸金、搬山、卸岭。发丘摸金之辈,始于后汉,实皆一脉,摸金秘术,“易”字当头,生生变化为“易”,天地之大德日“生”。南宋末年以来便无“发丘”之说,并称“摸金校尉”,以易学五行之理分金定穴,多存立身济世之心,或三两人,或三五人结为一党,无师徒传承之名份,唯以发丘印、摸金符、寻龙诀等物为凭,进退有章,攻守有法,盗亦有道,鸡鸣灯灭不摸金,盗不离道,敬鬼神而远之。搬山道人一支,始于西域孔雀河双黑山流域,其辈皆同宗同族,平日多扮游道方士行走天下,不与外人往来相通,特立独行,能人异士辈出,盗遍世之大藏。有不知其意欲何为者,谓其:“搬山道人发古墓者,以求不死仙药也。”搬山者善独门“搬山分甲术”,此术可细分为“搬山填海术”并“分山掘子甲”两门,合称“搬山之术”,历来密不外传。其辈寻藏盗墓,无不以“搬山异术”为行事之根本,搬山术虽属异类方术,然其中所涵盖诸般方技、法门、诀语,却并非以《易》为总纲,故与摸金校尉“风水秘术”之渊源截然不同。卸岭之徒最众,始自汉末农民军盗发帝陵,众力取利,分赃聚义,人数少则成百、多可千数。平日分散,各自为匪为盗或为官军,盗墓者中半官半匪者皆属此辈,彼此间有消息相通,中有盗魁,一呼百应,逢古墓巨冢,则聚众以图之。其行事不计后果,大铲大锄、牛牵马拽、药石土炮,无所不用其极,其辈所盗发之冢,即便斩山做廊、穿石为藏、土坚如铁、墓墙铜灌金箍,亦皆以外力破之。发丘、摸金、搬山、卸岭,便囊括了世上以“风水、方术、外力”来盗墓的这三大体系,简言之可作“理、技、物”,也完全涵盖了盗墓之辈“济世、寻药、求财”这三种动机。
盗墓贼有南派和北派之分,盗墓手段各有什么特点?
这在《盗墓笔记》中也有相关记载,书中说明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使用技巧,一个使用暴力。而南派和北派中也有细致的区分,南派中分了长沙派和广东帮,而北派则分为洛阳帮和关中帮。北派比较暴力,南派则属于技巧型。北派擅长打盗洞,而且非常的精准,可以直通主墓室。看过《鬼吹灯》的朋友都知道,黄土地上有非常多的墓,特别是河南河北那边,但是很大很明显的墓都被盗过了,一般很难再有什么值钱的名器。另外,北派特别注重工具,他们认为工具是不可取代的盗墓步骤。像著名的洛阳铲,南派中也有很多盗墓贼使用洛阳铲,它能被发明出来肯定是有效用的。很多被国家发现的墓,其实都已经被盗墓贼挖的差不多了,里面几乎被搬空,值得注意的是,盗墓贼的盗洞都打的非常有水平,也不知是一门怎样的学问,若是能用在国家考古上,那岂不是给国家省下了很大一部分资源。